儿时家里穷,为生计16岁就来洪湖打拼,受到洪湖父老乡亲的关照,才创下如今这份家业。这些年,条件慢慢好了,有能力可以帮助别人,就很希望让当年像我一样贫困的孩子能够念得起书,用知识改变命运。
——陈永志
陈永志与其夫人周慧君合影
陈永志,武汉大学崇简人文中心传统文化班三期学员,洪湖市人大代表、工商联常委,洪湖新中源陶瓷、诺贝尔瓷砖总经理。因勤奋创业,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曾多次荣获“爱心企业家”、“荆楚楷模”等荣誉称号。
爱拼才会赢——荆楚楷模,永志其人
“一双眼低垂着,泛着柔和的光,眉毛粗短而黑,笑而不启齿,脸部温和而放松。四十多岁的他看着比同龄人要年轻许多,举止亲和,让人难有距离感”这是走进营销中心总经理办公室见到陈永志的第一印象。
1990年,16岁从福建老家来到洪湖,将自己的青春与事业奉献给了洪湖的陈永志,经过20多年的打拼,艰苦创业,诚信经营,他经营新中源陶瓷、诺贝尔瓷砖现在已发展成资产过千万,总经营面积达1800平米的品牌化营销中心。
与崇简人文的老师们进行交流
这次的访谈进行了近三个小时,说起做慈善、扶贫助学,陈永志眉目带着光。当被问道16岁就背井离乡,来洪湖打拼,这么些年个人成长与事业发展历程时。他的状态显得比较轻松与淡然了,历经坎坷风雨磨炼后的淡然,总带着点迷人的光环。
“儿时家里穷,为生计早早辍了学,16岁就来洪湖。因为是外地人,早些时候的奋斗还是很心酸的,主要是做瓷砖代理被同行排挤,受欺负,那几年比较艰辛。但我们一直没有退缩,也没气馁,还是坚持下来了。因为做生意比较实在,后来大家都认识我,信任我了,慢慢的生意越来越好,店面越做越大,倒是那一直针对我的人,生意做着做着就消失了。”陈永志谈起过往的艰辛,反而比较平静。
走在行善路上的陈永志
“还是得相信正能量,坚持,努力,肯定是有回报的。同行竞争,别人攻击你,是因为感觉你威胁到他了,但当你进一步做强,比他强很多,他最后还是会佩服你。不久前,偶然的机会碰到以前为难过我们的人,见面大家还是很客气,挺好的。做生意就是做人,人做好了,生意也就来了。”陈永志如是言。
家是宁静的港湾,温暖的后方。“家和万事兴”,作为妻子的周慧君说这是陈永志经常挂口头的一句话,兴许从小长年离家在外打拼,他对家有着很深的感情,在家就像一个大家长,极其尽责。
“应该说是我命好,现在我老公这种人真的很少见,从家庭方面来讲,不管是对我,对双方父母,对兄弟姐妹,还是对小孩,他都尽到了很大的一个责任。”采访周慧君,她对丈夫不吝赞美与肯定。“值得一说的是,我当初脑部长瘤,我老公带着我四处求医,找遍了武汉各个大医院都说病情很严重,希望不大,但是他没有放弃。最后在武汉协和医院专家面前跪下,哭着求问国内或者国外有没有更好的专家,那位专家被眼前的这个男人感动了,亲自写了北京一所最权威专科医院的教授姓名联系方式给他,第二天他就带着我赶到北京去找那位教授,在北京陪我做手术到出院共五十几天不离不弃,陪我度过了人生中最艰难的日子。”
传播善,分享爱——行善路上不孤单
致富思源,发家致富后,陈永志没有忘记感恩和回报社会。一直以来,他经常组织员工去福利院,为农村孤寡老人捐款、捐物,修缮危房。从1996年从事公益以来,他的爱心捐赠已经达到40多万元。
曾菊华是新中源陶瓷、诺贝尔瓷砖营销中心的一名员工,跟随陈永志总经理多年,在带领笔者参观店面,介绍新中源与诺贝尔瓷砖品牌的同时,也聊到了陈永志与他的慈善事业。
“陈总眼光总比别人看得远一些,别的老板有钱,会去打牌、吃、喝、玩、乐。他不抽烟、不喝酒、应酬也尽量避免。他说,这消费对我们来说算不得什么,但给孤寡老人与需要帮助的人,这就能解决对他而言很大一个问题。陈总是我们做善事的一个领头人,他的能力大些,帮助别人也就多些,我们能力小帮助别人少点,但都是帮人做善事,通过帮人,我们也很开心。”曾菊华说起跟随陈永志一起做慈善,脸上泛起了光辉。
捐助胡爷爷
人的能力各有差异,但善心没有分别。好人好自己,获得帮助渡过难关的人是幸福的,献出爱心的资助人更是幸福的,因为当他们付出爱心的那一刻,温暖的首先是自己。
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自己行善的同时,陈永志更看重能带着大家一起去干。为此,他专门建立了一个“行善路上不孤单”的微信群,哪里有困难,哪里需要帮助,就在群空间发布,筹集捐款。“滴水成池,聚沙成塔,积少就成了多,尽自己的一番心意,人多,助人的力量也就大了。”陈永志如是说。
言传身教的力量——女儿给胡爷爷穿鞋
洪湖市万全镇塔路村的孤寡老人胡爷爷,今年90岁。他八岁患上眼疾没钱医治,最后双目失明,一生都没娶到老婆,没儿没女,一个双目失明的老人自己种菜做饭靠政府一点点补助在过生活,生活很艰难。胡爷爷以前的住房是30多年前建的一间低矮砖瓦房,房屋已成危房,当陈永志得知胡大爷的事情后,立即前往万全镇塔路村,为胡大爷送去了5000元的危房改造慈善款。因为陈永志的善举,感染了塔路村全体村民,第二天他们村领导招集村里人帮胡爷爷把危房推倒了重新建造了一所新房。
在以后的日子,陈永志带朋友、家人携生活物资多次看望关心胡爷爷。在第五次来看望胡爷爷时,胡爷爷说他还想多活几年,因为有陈永志他这些好心人的温暖与关爱,他舍不得死了……
带着孩子们去看胡爷爷
胡爷爷的一句话贴心感恩话让陈永志的眼泪差点喷涌而出,当天晚上他在“行善路上不孤单”微信群里发了一些胡爷爷之前破旧危房的照片和一些内心话,得到了来自全国各个省五十几位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第二天就带着爱人和员工把筹集到的六千元善款送到胡爷爷手中……
那时那刻,陈永志感觉到了助人的幸福。人总是这样,传播善、分享爱,帮助了别人的同时也感染到了自己。
奉献不简单,行善要智慧——热心助学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自2014年开始截止目前,陈永志采取一对一的模式资助了16名贫困大学生。之所以选择资助贫困学子完成学业,是因为他对少年时期求学刻骨铭心的记忆。
小时候为生计,陈永志早早的出了社会,错过了进一步接受学校教育的机会,后来吃过不少缺少文化知识的苦头。让他深深懂得知识在人生道路中的重大意义。高考、上好大学,影响人生要紧的只有那几步,这关键的几步会影响一个人的命运、一个家庭的命运、甚至可能影响一个社会的命运。因此在陈永志生活条件好了,有能力的时候,就想帮一下这些孩子,希望让这些像当年他一样的贫困孩子能够念得起书。
陈永志的慈善助学之路
陈永志资助的都是品学兼优、家庭特别困难大学生,有的是孤儿,有的是单亲家庭,有的家住农村、长辈多病……看得都让人感觉心酸。那样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心理大都比较敏感、脆弱,施助定得关照这些孩子的感受与自尊。
“对孩子们的关怀,不要滥爱心,应该是充满智慧的关爱和帮助。呵护受助者的尊严、不另有所图才是是真正的善举。不顾受助者内心感受与尊严的助学献爱心要不得。有的人捐款帮人没多少,跑到我这里来,希望能报道报纸有名、电视留影,简单的献爱心成了作秀和花钱获取社会评价的买卖。”说到这些,陈永志也有些无奈。
与资助的孩子们一起慰问抗洪解放官兵
“资助这些贫困学子,我不图他们什么,但我希望能我的行为影响到他们。让他们对于未来有憧憬,都满怀感恩,懂得感恩社会,回馈社会,勇敢的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去年七月份洪湖遭遇百年洪水,陈永志在北京得知第二故乡洪湖的抗洪任务很严峻,在回洪湖的第二天,陈永志赶紧就带着刚看完病的老婆、儿子、女儿、员工还有几位高三应届毕业生以及资助过的大学生一行二十几人,开着五辆装满了矿泉水、饮料、面包等抗洪物资到最危险的抗洪一线去慰问解放官兵和广大抗洪群众,并亲自带着所有男士参加背沙袋和解放军比赛看谁背得多跑得快……
陈永志和儿子一起扛沙袋
人生就如一场修行,早期创业受过了苦累,让陈永志拥有了一份不菲家业。然而发家后的他,却心怀感恩,扶危济困、慈善助学。以善修身,这些不仅帮人于危难,更清净了自心,为人生积累了份资粮。此外,“行善路上不孤单”,他带着员工,引导自己的孩子,约着朋友一起在行善中学会快乐,学会感恩,学会奉献更值得赞赏。
正如默默支持着丈夫的周慧君女士所讲,“他就是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在周边人(孩子)心里种下爱与善良的种子,用爱与奉献浇灌,善的种子迟早会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爱的尾声
带领捐助学生们“抗洪救灾”
在专访行文的最后,衷心的祈愿陈永志行善路上永远不会再孤单,愿这路上会有更多的同行者加入,愿那些受他资助“品学兼优”的大学生能快速成长强大,从他这儿接过爱心的火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