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为什么武汉国学班认为好领导者都应有这两种品质?
发布时间:2024-12-16 人气:110
  
  为什么武汉国学班认为好领导者都有这两种品质?曾国藩说:“居高位者,以知人晓事二者为职。”处于领导地位的人,应该把知人善任和知晓事情、明晓事理这些方面作为自己的职责。  一个好的领导者应该具备哪些品质呢?
  
  01、真正好的领导者,知人善任
  
  诸葛武侯曰:“夫人之性最难察焉,美恶既疏,情貌不一。”所以,武汉大学国学培训班认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在任人之前,先要知人。
  
  唐太宗李世民就是这样一位合格的,优秀的领导者。
  
  唐朝历史上有名的谏官——魏征,也曾是东宫太子李建成的僚属。他曾劝谏李建成杀了秦王李世民,但是李建成拒绝了。
  
  玄武门之变后,有人向李世民告发魏征。魏征不仅没有被秦王李世民的淫威所震慑,反而面不改色,镇定自若地说:“只可惜太子当初没有听我的话啊。”
  
  李世民十分欣赏魏征过人的胆识和才华,非但没有降罪于他,而且委以谏官之职。
  
  魏征常随太宗于内廷,以询问其政治之得失。贤臣遇明君,魏征喜逢知己之主,所以他竭诚辅佐,尽忠职守;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他劝谏太宗要从谏如流,“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他劝谏太宗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他告诫太宗要以人为本,“人,水也;君,舟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太宗对于魏征的劝诫无不听从,即使魏征有时会触犯龙颜,他也会欣然接纳。因为他知道,魏征是个耿直之人,是个贤能之人。据史料统计,魏征曾犯言直谏太宗两百余次。太宗不仅没有因此而龙颜大怒,反而委以重任。
  
  太宗任曾命魏征主编五代史,也因此,魏征官至左光禄大夫,进封郑国公。
  
  贞观十七年,即公元643年,元月二十三日,魏征病逝。太宗亲临恸哭:“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太宗任魏征以重任,助其成一代名臣;魏征辅太宗以忠心,助其成一代明君。能臣遇英主,成就了一段佳话。而唐朝也因“贞观之治”,使大唐呈现全盛的开元盛世,也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了鼎盛。
  
  子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这说的不正是唐太宗和魏征吗?
  
  02、真正好的领导者,知事晓理
  
  武汉国学培训班讲到任何一个合格的领袖,首先必须对自己的下属和团队有明晰的认识,对整个团队所发生的事情能了之于心。
  
  僖公二年,即公元前658年,晋国大夫荀息建议晋献公用名马美玉做诱,向虞国借道攻打虞国的邻居虢国。目光短浅的虞国国君贪图财宝,答应了晋国的要求。晋国借道虞国,成功的拿下了虢国重镇下阳。僖公五年,晋国再次向虞国借道,灭亡了虢国,回兵时顺势又灭了虞国。
  
  僖公显然不是一个合格的领导者,更不要说优秀了。他只知道眼前的名马和美玉,却不知道这些只是蛊惑他心志的阿堵物。他天真的以为和他同宗的晋国,只是去攻打虢国,这相当于给他除掉一个对手,却不明白“辅车相依,唇亡齿寒”的道理。
  
  可怜的僖公不仅没有对自己的团队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他还没有知人善任的能力。
  
  晋国国君人采纳荀息之计——假途灭虢,一箭双雕;而虞国国君却对贤臣宫之奇的劝谏充耳不闻,亡国亡家。
  
  有贤臣,无明君,是臣子的悲哀;有明君,无贤臣,是国君的悲哀;无明君,无贤臣,是整个国家百姓的悲哀。
  
  武汉大学国学班讲到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担心没有一个能让自己发挥自己才华的位置,而是担心没有能力把工作做好。
  
  居高位者若想让自己的团队蒸蒸日上,就必须做好知人、晓事这两件事。如若一个领导者连这样的能力都没有,又能做好什么事呢?又怎么能做好这个位子呢?

上一篇:​武汉总裁班对于中小企业治理结构优化思考是什么?

下一篇:​国学班:老子做人6大要点,鬼谷子做事8大谋略,境界人生

免费试听申请
/ 留下您的联系信息,我们会有专业课程顾问与您联系,一对一为您详细介绍相关课程和服务,帮您更高效的解决管理难题 /
您的姓名
*
公司名称
联系电话
*
您的职务
武大总裁班在线咨询